名称:毛澤東在建國初期
发行日期:1993-12-26
印刷厂:北京邮票厂
面额:5.00元
版别:
详情
毛澤東(1893-1976)中國最杰出的馬克思主義革命家、戰略家和理論家,是中國共産黨、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入民共和国的締造者和領導人。出生于湖南湘潭縣的一個農民家庭,早年在湖南 第一師範求學時與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。五四運動前後接受馬克思主義,1920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。1921年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。1923年在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爲中央執行委員。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书记,其間發表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》、《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》等著作。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,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在漢口召開紧急會議,在會上毛澤東提出“以革命武力奪取政權”的思想,并被選爲政治局候補委員。會後到湖南、江西邊界領導了秋収起義,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。1930年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,1933年被補選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。在第五次反围剿失敗後,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軍開始進行了史無前例的二萬五干裹長征,歴經一年到達陕北。在遵义會議上,確立了他在黨内的最高領導地位。抗日戦争時期,他努力發動群衆,開展後落撃戦爭,建立了華北山區、河北平原和蘇北卒原等抗日根據地。抗戦勝利後,他針對蒋介石企图消灭共産黨及其武装力量的現实,提出針鋒相對的門爭方針而進行了解放戰争。經过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戰役和1949年4月渡長江以後的作戦,推翻了國民黨政府。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。建國後在國内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務,并勝利地進行了抗美援朝戦争。同時迅速恢復了国民經济。但自五十年代後期輕牽地發動了大躍進,继而在黨内開展反右傾鬥争,直至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,對遇種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左傾严重错误要負主要責任。然而由于他對中國革命的巨大功績遠速大于他的过失,毛澤東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高尊敬。